大学生计算思维导论

“知识+有趣",这两个特点的结合,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只有最适应环境的人和企业,才能如鱼得水。你要跟别人不一样,你要靠自己的实力来吸引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一句著名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代中国的经济基础较10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的上层建筑,无论是政治、商业模式,还是教学模式都要随着这个大势而做出调整。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如何吸引用户的关注,必将被淘汰。 最近逛互联网,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小学在变,《黄帝内经》、《论语》等都在慢慢的靠近小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普及一种中国的古典知识之美。中学在变,这块是目前互联网+改革的热点,比如目前天使投资的热门项目编程猫,交给中小学生初级编程知识,还有电子作业本,可以针对学生的知识问题,有针对性的辅助学习。唯独没有大变化的是大学,是不是大学聪明人太多了,导致互联网界的人不敢跨界进来了,而大学自己本身确又缺乏这样的变革的内在需要。所以,大学必然也要变,作为大学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更有发言权,与其僵化被动,不如顺势而为推波助澜。 我很欣赏”罗辑思维“这个节目,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不断改变的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你身边的读书人",将充满知识含量的东西以一种好玩、有趣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a)知识是一种正能量,对整个人类社会有益,有了这个立足点,节目本身就变的高雅,听节目的人就有了优越感;b)有趣:课本上的东西也是正能量,为什么大学生普遍信奉60分万岁呢,因为太高大上了,太正襟危坐,让人无法靠近了,”有趣"是一个节目可以在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知识+有趣",这两个特点的结合,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只有最适应环境的人和企业,才能如鱼得水。你要跟别人不一样,你要靠自己的实力来吸引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一句著名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代中国的经济基础较10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的上层建筑,无论是政治、商业模式,还是教学模式都要随着这个大势而做出调整。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如何吸引用户的关注,必将被淘汰。

基于此,我们课程的编写原则如下: 1)有趣:大学基础课程要改变应试的目标,给学生一个不一样天地,要改变学生的学生策略从“要我学”到“这个很好玩”,本门课程的设计要本着“好玩和有趣”为第一原则。同时,我认为这也是未来教育的模式,以前教师要按照课本照本宣科,现在互联网给了我们教师一个挑战,一扇崭新的世界。我们课程的设计要以一种商业的模式展开,学生是我们的顾客,我们如何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既要服务和引导用户,又要传承文明,这是我们这本书,以及今后大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 什么是有趣?有趣就是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甚至人类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有趣的东西才有生命力。举个例子来说,在讲数制时,如果只是单纯的列出各种数制之间的表示方法,没有学生会感兴趣,因为你没有把美呈现给他,但是当我课堂上给出一个用二进制表示的读心术的小例子时,立刻会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我是怎么猜到他们心里想的那张牌的,甚而有可以学到之后,在小伙伴面前露一手的想法,在这种好奇心驱使下,那些概念和计算就不显的生硬了。 有趣是商业运作的第一核心,你要讨好你的用户,你要绞尽脑汁讨好你的用户,争取你的生存空间。 2)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个人不是学计算机的,我是学自动化的,所以对于计算机真不敢说比你们知道的多多少,我们的课程要传播计算机基础和经典的知识和概念就需要各位同学共同的合作。 这里所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简单说明一下,比如数制、计算机硬件组成、压缩的原理、锁死的原理等等,都可以。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东西,一个领域的知识可以迁移到另一个领域去,这就是交叉学科,事实上,现在的科研热点也在交叉上面,交叉的是什么,用一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另外一个学科的问题,这就是交叉。人的智能也体现在将孤立的东西联系起来的能力。所以本门课程重点在于介绍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并可以从交叉的角度,阐述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在不同学科的应用。 3)整体化:在课程设计中,我们要本着整体化的核心理念,自上而下的解决问题,什么是整体化,比如大学里的课程,作为自控专业,我学了通信原理和方法,控制原理,高等数学等等,这一切对我而言只是为了分数,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有哪些相关性,所以学习起来只能死记硬背,考完试分分钟就忘记了,但是如果我先给你展示一部汽车,然后告诉你我们如何设计这个汽车,设计这个汽车,需要了解汽车各个部件的控制方法,里面需要用到哪些基本数学原理,然后各个部件之间通信采用哪种通信总线,最后这一切的知识association在一起共同成就了一台车。ok,这就是整体论,一种自上而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首先很清楚他们的学习目的,再一步步的拆分,才能真正学习和掌握知识。 万事万物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这种联系来编辑我们的概念和原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阐述这种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已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就好象,我上学期上的一节讨论课,从三次数学危机谈图灵机的产生背景,之后是图灵机的工作原理,然后引出图灵机的停机问题,停机问题的求解需要用到集合论中的对角线原理。这样一步一步将多个学科的多个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整体化。

在我们的学生18岁的青春时,让这些经典的知识给他们无限的好奇心一个立足之地,给予他们正能量,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引导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向有意义和价值的方向发展,则功德无量。如于丹、如老罗(罗永浩)、如罗胖。 在本课程设计中,本人声明本书知识产权归编者共享,利益共享。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